- 相關(guān)推薦
餐桌座次禮儀常識
餐桌上很多細節都有特別的講究的,在不同的情形下所講究的又各有春秋,那在餐桌座次上又有哪些禮儀常識呢?下面小編帶你認識一下。
中國座位禮儀
中國的餐桌坐次: 餐桌坐次的暗示:在中國的飲食禮儀中.坐在那里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買(mǎi)單的人.主座是指距離門(mén)口最遠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對面坐的是邀請人的助理.主賓和副主賓分別坐在邀請人的右側和左側,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別坐在助理的右側和左側.讓邀請人和客人面對而坐.或讓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禮,中國的文化是不讓客人感到緊張. 中國人傳統上用八仙桌。 對門(mén)為上,兩邊為偏座。請客時(shí),年長(cháng)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順序坐偏座。在中國,左為尊,右為次;上為尊,下為次;中為尊,偏為次。而在西方,右為尊,左為次。 邀請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輩也可被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過(guò)分配座位.中國人暗示誰(shuí)對自己最重要。
西方國家的餐桌禮儀
西方的宴客形式,從正式到非正式,遠遠多于中國。大致說(shuō)來(lái),他們有以下八種宴請形式:有席位的宴請,自助餐,正式午餐,招待會(huì ),雞尾酒會(huì ),聚餐會(huì ),野餐,茶會(huì )。
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dòng)的坐次安排。西方人請客用長(cháng)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后在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對于餐桌的規矩,西方人進(jìn)餐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當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規矩。 西方的宴客形式,從正式到非正式,遠遠多于中國。大致說(shuō)來(lái),他們有以下八種宴請形式:有席位的宴請,自助餐,正式午餐,招待會(huì ),雞尾酒會(huì ),聚餐會(huì ),野餐,茶會(huì )。 從傳統習俗上說(shuō),中國人請客,不論按長(cháng)、尊、主、次圍桌而坐,滿(mǎn)桌豐盛的酒菜,主人頻頻勸酒,客人謙讓禮到。
中國人覺(jué)得這樣的宴客方式才能體現主人的熱情和誠懇。另外宴客時(shí)崇尚熱鬧歡快的氣氛,講究面子排場(chǎng)。排場(chǎng)之大,氣氛之熱鬧常常令人嘆為觀(guān)止。 其次,中西在宴客的觀(guān)念上有較大的差異。中國人請客吃飯,重在飯菜本身。宴席上的酒菜一定要豐富多彩。如果做得到,一定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否則,很難稱(chēng)的上是在請客。中國人宴客時(shí)重視飯菜本身起源于中國人的傳統價(jià)值觀(guān)念:民以食為天;食色性也。
在衣食住行四大生活要素中食為首。 西方人的飲食觀(guān)念不同于中國人,林語(yǔ)堂先生說(shuō),英美人僅以“吃”為對一個(gè)生物的機器注入燃料,只要他們吃了以后能保持身體的結識,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再不足道中。由于這一點(diǎn),英語(yǔ)國家的飲食文化,尤其在烹飪方面不但遜色于中國,也遠不如法意等國。他們的傳統飯菜比較單一乏味。但比較注重營(yíng)養,力求口味的清淡和膳食的均衡。 中國和英語(yǔ)國家宴客習俗的差異還表現在宴請的禮儀上。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dòng)的坐次安排。
西方人請客用長(cháng)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后在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中國人傳統上用八仙桌。對門(mén)為上,兩邊為偏座。請客時(shí),年長(cháng)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順序坐偏座。在中國,左為尊,右為次;上為尊,下為次;中為尊,偏為次。而在西方,右為尊,左為次。對于餐桌的規矩,西方人進(jìn)餐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
當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規矩。 中西宴客方面的另一大差異,就是餐桌氣氛上的差異?偟膩(lái)說(shuō)是西方餐桌上靜,中國餐桌上動(dòng)。西方人平日好動(dòng),揮手聳肩等形體語(yǔ)言特別豐富。但一坐到餐桌上便專(zhuān)心致志的去靜靜的切割自家的盤(pán)中餐。中國人平日好靜,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絕,相互讓菜,勸酒。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反映出了中西飲食文化上的根本差異。
宴會(huì )座位禮儀
(1)座位的禮儀 一般的宴會(huì ),除自助餐、茶會(huì )及酒會(huì )外,主人必須安排客人的席次,不能以隨便坐的方式,引起主客及其他客人的不滿(mǎn)。尤其有外交使團的場(chǎng)合,大使及代表之間,前后有序,絕不相讓。茲就桌次的順序和每桌座位的尊卑,分述如次, 以供讀者參考。
(2)桌次的順序 一般家庭的宴會(huì ),飯廳置圓桌一臺,自無(wú)桌次順序的區分,但如果宴會(huì )設在飯店或禮堂,圓桌兩桌,或兩桌以上時(shí),則必須定其大小。其定位的原則,以背對飯廳或禮堂為正位,以右旁為大,左旁為小,如場(chǎng)地排有三桌,則以中間為大, 右旁次之,左旁為小。
(3)席次的安排 賓客邀妥后,必須安排客人的席次。目前我國以中餐圓桌款宴,有中式及西式兩種席次的安排。兩種方式不一,但基本原則相同。一般而言,必須注意下列 原則:
1、以右為尊,前述桌席的安排,已述及尊右的原則,席次的安排、亦以右為尊,左為卑。故如男女主人并座,則男左女右,以右為大。如席設兩桌,男女主人分開(kāi)主持,則以右桌為大。賓客席次的安排亦然,即以男女主人右側為大, 左側為小。
2、職位或地位高者為尊,高者座上席,依職位高低,即官階高低定位,不 能逾越。
3、職位或地位相同,則必須依官職傳統習慣定位。
4、遵守外交慣例,依各國的慣例,當一國政府的首長(cháng),如總統或總理款宴外賓時(shí),則外交部長(cháng)的排名在其他各部部長(cháng)之前。
5、女士以夫為貴,其排名的秩序,與其丈夫相同。即在眾多賓客中,男主賓排第一位,其夫人排第二位。但如邀請對象是女賓,因她是某部長(cháng),而這位先生官位不顯,譬如是某大公司的董事長(cháng),則必須排在所有部長(cháng)之后,夫不見(jiàn)得與 妻同貴。
6、與宴賓客有政府官員、社會(huì )團體領(lǐng)袖及社會(huì )賢達參加的場(chǎng)合,則依政府 官員、社會(huì )團體領(lǐng)袖、社會(huì )賢達為序。
7、歐美人士視宴會(huì )為社交最佳場(chǎng)合,故席位采分座之原則,即男女分座,排位時(shí)男女互為間隔。夫婦、父女、母子、兄妹等必須分開(kāi)。如有外賓在座,則 華人與外賓雜坐。
8、遵守社會(huì )倫理,長(cháng)幼有序,師生有別,在非正式的宴會(huì )場(chǎng)合,尤應烙遵。如某君已為部長(cháng),而某教授為其恩師,在非正式場(chǎng)合,不能將某教授排在該部長(cháng) 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