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孕婦不宜吃哪些中藥中成藥
古代醫家對此早就十分強調,而且專(zhuān)門(mén)編寫(xiě)了“妊娠用藥歌決”,列舉了數十種妊娠忌用的藥物,分為禁用和慎用兩類(lèi)。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lái)的孕婦不宜吃哪些中藥中成藥的知識,歡迎閱讀。
孕婦不宜服用毒性很強的藥物,如大戟、巴豆、牽牛、商陸、烏頭、皂角、天南星等,均應禁忌,以免危害母子安全。
孕婦不宜服用瀉下藥物,如芒硝、大黃、番瀉葉;或藥性猛烈的藥物,如水蛭、虻蟲(chóng)、麝香、常山等,也應禁忌。因為這些藥物大多可使子宮及盆腔充血,并增強子宮收縮,易引起流產(chǎn)。
孕婦不宜服用通經(jīng)去瘀的桃仁、紅花、茜草,行氣破滯的枳實(shí),大辛大熱的附子,干姜、肉桂、半夏,以及具有滑利作用的瞿麥、木通、通草等等,均應慎用。此外,牛膝、延胡索、牡丹皮、赭石、薏苡仁、牛黃等藥,也宜慎用。
有些藥物,雖然既不會(huì )引起流產(chǎn),也不會(huì )致畸,但卻不利于胎兒,也應避免使用。以解熱鎮痛藥為例,非那西丁損害胎兒腎臟,阿司匹林可引起出血性疾病。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中成藥,實(shí)際上包含一些解熱鎮痛的西藥,不慎服用,也會(huì )造成危害。
1消導類(lèi):
即有消食導滯、消痞化積作用一類(lèi)的成藥。如檳榔四消丸、九制大黃丸、清胃中和丸、香砂養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活血行氣、攻下之效,故易致流產(chǎn)。
2理氣類(lèi):
具有疏暢氣機,降氣行氣之功效的中成藥。如木香順氣丸、氣滯胃痛沖劑、開(kāi)胸順氣丸、十香止痛丸等,因其多下氣破氣、行氣解郁力強而成為孕婦的禁忌藥。
3理血類(lèi):
即有活血祛瘀、理血通絡(luò )、止血功能的成藥。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腦血栓片、云南白藥、三七片等,因其祛瘀活血力過(guò)強,易致流產(chǎn)。
4開(kāi)竅類(lèi):
具有開(kāi)竅醒腦功能的成藥。如冠心蘇合丸、蘇冰滴丸。安宮牛黃丸、行車(chē)散等因為內含麝香,辛香走竄,易損胎兒之氣,孕婦用之恐致墮胎。
5驅蟲(chóng)類(lèi):
具有驅蟲(chóng)、消積、止痛功能,能夠驅除腸道寄生蟲(chóng)的成藥。為攻伐有毒之品,易致流產(chǎn)、畸形等,如囊蟲(chóng)丸、驅蟲(chóng)片、化蟲(chóng)丸等。
6祛濕類(lèi):
凡治療水腫、泄瀉、痰飲、黃疸、淋濁、濕滯等中成藥。如利膽排石片、膽石通、結石通等,因具有化濕利水、通淋泄濁功效,故孕婦不宜服用。
7瘡瘍劑:
以解毒消腫、托里排膿、生肌斂瘡為主要功能的成藥。如祛腐生肌散、瘡瘍膏、敗毒膏等含大黃、紅花、當歸為活血通經(jīng)之品,而百靈膏、消核膏、百降丹因含劇毒藥較多,恐致孕婦流產(chǎn)。
8祛風(fēng)濕痹痛類(lèi):
以祛風(fēng)、散寒、除濕止痛為主要功效的成藥。如虎骨木瓜丸,因其有活血之牛膝及辛熱之川烏,都有損胎兒。類(lèi)似的中成藥,還有大小活絡(luò )丸、天麻丸、虎骨追風(fēng)酒、華論再造丸、傷濕止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則因大黃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婦亦應禁用。
9瀉下類(lèi):
有通瀉大便,排除腸胃積滯、或攻逐水飲、潤腸等作用的中成藥。如十棗丸、舟車(chē)丸、麻仁丸、潤腸丸等。圍攻下之力甚強,有損胎氣。
10清熱類(lèi):
具有清熱解毒、瀉火、燥溫等功效的中成藥。如六神丸在孕早期服用可引發(fā)胎兒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兒童智力低下等后果。而含有牛黃等成份的中成藥,因其攻下、瀉火之力較強,易致孕婦流產(chǎn),如牛黃解毒片、片仔磺、敗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由此可知,孕婦不論服用中藥、西藥或中西混合的藥物,都宜謹慎。能不用藥盡量不用,確需用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孕婦不宜吃哪些中藥中成藥】相關(guān)文章:
中藥師考點(diǎn):中成藥09-12
吃中藥忌口原因有哪些10-16
秋季吃中藥有哪些講究11-03
吃中藥忌口的食物有哪些09-27
中藥師考點(diǎn):解表中成藥09-02
中藥師考點(diǎn):中成藥藥效09-14
中藥師中藥知識二資料:解表中成藥07-23
中藥飲片與中藥材、中成藥的區別07-28
中藥與茶不宜同飲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