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未來(lái)中國的勞動(dòng)力將流向何方
我 國 目 前 的 失 業(yè) 主 要 是 結 構 性 失 業(yè),而 不 是 勞 動(dòng) 力 的 絕 對 過(guò) 剩, 并 不 是 由 于 經(jīng) 濟 蕭 條 而 引 起 的 需 求 不 足 的 恐 慌 型 失 業(yè),而 是 由 于 科 學(xué) 技 術(shù) 進(jìn) 步 和 產(chǎn) 業(yè) 結 構 優(yōu) 化 升 級 及 企 業(yè) 優(yōu) 勝 劣 汰 等 結 構 大 調 整 引 起 的 摩 擦 性 和 結 構 性 失 業(yè)。結 構 性 矛 盾 突 出,一 方 面 有 大 量 的 人 找 不 到 工 作,另 一 方 面 又 有 大 量 的 工 作 沒(méi) 有 人 去 做。因 而,避 免 大 量 失 業(yè),保 持 合 理 的 失 業(yè) 率,是 可 能 的,也 是 維 持 經(jīng) 濟 持 續、快 速、健 康 發(fā) 展 和 社 會(huì ) 穩 定 所 必 需 的。
國 有 企 業(yè) 勞 動(dòng) 力 吸 納 乏 力,城 鎮 集 體 單 位 也 難 有 作 為 國 有 經(jīng) 濟 單 位 一 直 是 吸 納 我 國 勞 動(dòng) 力 就 業(yè) 的 主 要 渠 道,但 作 用 不 斷 減 小。1978 年,國 有 經(jīng) 濟 單 位 職 工 總 數 占 全 國 城 鎮 職 工 總 數 的 78.3%,1996 年 占 73.6%,下 降 了 4.8 個(gè) 百 分 點(diǎn)。更 為 嚴 重 的 是 近 20 年 來(lái),國 有 企 業(yè) 由 于 設 備 老 化,技 術(shù) 進(jìn) 步 緩 慢,產(chǎn) 品 結 構 不 合 理,管 理 不 善,冗 員 過(guò) 多,經(jīng) 濟 效 益 低 下,無(wú) 力 擴 大 再 生 產(chǎn),創(chuàng ) 造 的 就 業(yè) 崗 位 減 少,吸 納 勞 動(dòng) 力 乏 力。1985 年,城 鎮 新 就 業(yè) 人 員 813.6 萬(wàn) 人 中,499.1 萬(wàn) 人 為 國 有 經(jīng) 濟 單 位 所 吸 收,占 當 年 新 就 業(yè) 人 員 的 61.3%。1994 年 降 至 41%,該 年 國 有 經(jīng) 濟 單 位 職 工 人 數 首 次 出 現 比 上 年 減 少 的 現 象,共 減 少 30 萬(wàn) 人。加 上 集 體 經(jīng) 濟 單 位 減 少 的 182 萬(wàn) 人,1994 年 全 國 城 鎮 公 有 制 經(jīng) 濟 單 位 總 共 比 上 年 減 少 了 212 萬(wàn) 就 業(yè) 人 員。
1991 ~ 1995 年,國 有 經(jīng) 濟 單 位 就 業(yè) 增 長(cháng) 率 降 至 2.1%,集 體 經(jīng) 濟 單 位 就 業(yè) 增 長(cháng) 率 出 現 負 值,為 - 1.0%,吸 納 勞 動(dòng) 力 的 能 力 大 幅 度 下 降。
可 見(jiàn),國 有 經(jīng) 濟 單 位 和 城 鎮 集 體 經(jīng) 濟 單 位 在 吸 納 勞 動(dòng) 力 就 業(yè) 方 面 已 經(jīng) 不 再 是 主 渠 道,不 僅 不 能 消 化、吸 納 社 會(huì ) 上 等 待 就 業(yè) 的 勞 動(dòng) 力,而 且 還 向 社 會(huì ) 凈 排 放 勞 動(dòng) 力,并 且 這 一 趨 勢 在 近 期 內 難 于 改 變。我 們 必 須 為 勞 動(dòng) 力 轉 移 尋 找 新 的 方 向。
非 公 有 制 經(jīng) 濟 成 為 城 鎮 就 業(yè) 主 渠 道
80 年 代 以 來(lái),個(gè) 體 私 營(yíng) 經(jīng) 濟 發(fā) 展 很 快,吸 納 勞 動(dòng) 力 的 能 力 一 直 很 高。1980 ~ 1990 年,個(gè) 體 經(jīng) 濟 單 位 就 業(yè) 增 長(cháng) 率 高 達 22.5%,90 年 代 以 來(lái),個(gè) 體 私 營(yíng) 等 非 公 有 制 經(jīng) 濟 單 位 吸 納 勞 動(dòng) 力 能 力 更 是 大 幅 度 提 高,成 為 我 國 城 鎮 就 業(yè) 主 渠 道。1991 ~ 1995 年,個(gè) 體 經(jīng) 濟 單 位 就 業(yè) 增 長(cháng) 率 高 達 20.5%,私 營(yíng) 經(jīng) 濟 單 位 就 業(yè) 增 長(cháng) 率 更 是 高 達 53.5%!鞍 五”期 間,個(gè) 體 私 營(yíng) 經(jīng) 濟 等 從 業(yè) 人 員 凈 增 加 了 2190 萬(wàn) 人,相 當 于 同 期 城 鎮 新 安 置 就 業(yè) 人 員 的 63.2%。
值 得 一 提 的 是,1994 年,在 城 鎮 從 業(yè) 人 員 中,個(gè) 體 私 營(yíng) 等 非 公 有 制 經(jīng) 濟 新 增 就 業(yè) 人 員 212 萬(wàn) 人,恰 是 國 有 經(jīng) 濟 和 集 體 經(jīng) 濟 單 位 當 年 的 減 少 數。1996 年,個(gè) 體 私 營(yíng) 等 非 公 有 制 經(jīng) 濟 在 城 鎮 國 有 經(jīng) 濟 和 集 體 經(jīng) 濟 單 位 職 工 凈 減 少 182 萬(wàn) 人 的 同 時(shí),從 業(yè) 職 工 人 數 比 上 年 底 增 加 65 萬(wàn) 人,總 數 已 達 942 萬(wàn) 人。
流 向“三 資”企 業(yè)
改 革 開(kāi) 放 以 來(lái),特 別 是 90 年 代 以 來(lái),到 1994 年,外 商 在 我 國 的 投 資 金 額 已 突 破 1000 億 美 元,興 辦 了 10 萬(wàn) 家 企 業(yè),擴 大 了 勞 動(dòng) 就 業(yè)。1985 年 在 我 國“三 資”企 業(yè) 就 業(yè) 的 職 工 只 有 13.2 萬(wàn) 人,到 1994 年 已 增 加 到 700 多 萬(wàn) 人,年 均 增 幅 達 48.7%,高 于 同 期 城 鎮 公 有 制 企 業(yè) 40 多 個(gè) 百 分 點(diǎn)。到 1996 年,“三 資”企 業(yè) 職 工 已 達 900 多 萬(wàn) 人。估 計 到 2000 年,我 國“三 資”企 業(yè) 還 將 新 增 加 300 多 萬(wàn) 人 就 業(yè)。
流 向 私 營(yíng) 企 業(yè) 和 個(gè) 體 經(jīng) 濟
1994 年,注 冊 的 私 營(yíng) 企 業(yè) 已 達 33 萬(wàn) 戶(hù),注 冊 從 業(yè) 人 員 為 510 萬(wàn) 人,分 別 比 上 年 底 增 長(cháng) 37% 和 34%。1996 年,私 營(yíng) 企 業(yè) 從 業(yè) 人 員 為 620 萬(wàn) 人,1992 ~ 1996 年,私 營(yíng) 企 業(yè) 從 業(yè) 人 員 年 均 增 長(cháng) 55.6%,預 計 到 2000 年,私 營(yíng) 企 業(yè) 實(shí) 際 從 業(yè) 人 員 將 超 過(guò) 1500 萬(wàn) 人。 1991 年 個(gè) 體 經(jīng) 濟 從 業(yè) 人 員 為 692 萬(wàn) 人,1994 年 為 1225 萬(wàn) 人,到 1996 年 已 達 1709 萬(wàn) 人,1992 ~ 1996 年,年 均 增 長(cháng) 19.8%,預 計 到 2000 年,個(gè) 體 經(jīng) 濟 從 業(yè) 人 員 將 突 破 2000 萬(wàn) 人。1991 ~ 1996 年,城 鄉 私 營(yíng) 個(gè) 體 從 業(yè) 人 員 增 加 了 3696 萬(wàn) 人,占 全 部 從 業(yè) 人 員 增 加 數 的 91.2%,吸 納 勞 動(dòng) 力 能 力 極 強。
流 向 股 份 制 及 股 份 合 作 制 企 業(yè)
股 份 制 經(jīng) 濟 自 90 年 代 初 迅 速 發(fā) 展 起 來(lái),其 從 業(yè) 人 員 不 斷 增 加,1993 年 為 164 萬(wàn) 人,1994 年 為 292 萬(wàn) 人,1995 年 為 317 萬(wàn) 人,1996 年 為 363 萬(wàn) 人,1996 年 比 1993 年 增 加 了 199 萬(wàn) 人,增 幅 達 121.3%。
流 向 農 村
目 前,從 農 村 到 城 市 的 單 向 流 動(dòng) 規 模 有 所 縮 小,而 由 城 鎮 流 向 農 村 的 勞 動(dòng) 力 有 所 增 加。據 測 算,城 鎮 人 員 到 鄉 鎮 企 業(yè) 就 業(yè) 的 人 數 目 前 已 達 1000 萬(wàn) 人 左 右。全 國 1.3 億 鄉 鎮 企 業(yè) 從 業(yè) 人 員 中,城 鎮 勞 動(dòng) 力 占 8% 左 右。特 別 是 1996 年 底 以 來(lái),各 地 出 現 了 農 業(yè) 開(kāi) 發(fā) 熱,許 多 有 識 之 士 和 下 崗 人 員 都 在 農 村 這 塊 熱 土 上 就 業(yè),并 有 所 作 為。
我 國 鄉 鎮 企 業(yè) 技 術(shù) 的 密 度 是 很 低 的,存 在 著(zhù) 技 術(shù) 人 才 嚴 重 短 缺 的 現 象。每 百 人 中 的 專(zhuān) 業(yè) 技 術(shù) 人 員 不 足 4 人,僅 為 國 有 企 業(yè) 的 14.3%;每 百 人 中 的 大 專(zhuān) 以 上 人 員 不 到 1 人,僅 為 國 有 大 中 型 企 業(yè) 的 4.0%。到 2000 年,其 專(zhuān) 業(yè) 技 術(shù) 人 員 的 密 度 只 要 達 到 國 有 企 業(yè) 的 一 半,就 需 要 新 增 700 萬(wàn) 專(zhuān) 業(yè) 技 術(shù) 人 員。農 村 相 對 落 后 的 文 化 技 術(shù) 群 體 顯 然 難 于 提 供 如 此 大 量 的 技 術(shù) 人 才,這 就 需 要 將 城 市 的 熟 練 的 技 術(shù) 勞 動(dòng) 力 向 農 村 轉 移。城 市 勞 動(dòng) 力 流 向 農 村,除 從 業(yè) 于 第 二 產(chǎn) 業(yè) 和 第 三 產(chǎn) 業(yè) 之 外,部 分 人 將 直 接 從 業(yè) 于 第 一 產(chǎn) 業(yè)。目 前,流 向 農 村 從 事 第 一 產(chǎn) 業(yè) 的 城 市 勞 動(dòng) 力 多 是 退 休 職 工。他 們 退 休 金 不 多,生 活 比 較 拮 據,再 就 業(yè) 欲 望 很 大,但 由 于 知 識 老 化,技 能 過(guò) 時(shí),對 新 東 西 吸 收 慢,體 力 也 跟 不 上,在 城 市 就 業(yè) 競 爭 加 劇 的 情 況 下,很 難 找 到 滿(mǎn) 意 的 工 作。其 中 一 部 分 人 已 流 向 效 區 直 接 從 事 農 業(yè) 勞 動(dòng),種 菜 養 花,既 貼 補 了 生 活,又 滿(mǎn) 有 情 趣。
90 年 代 以 來(lái),在 大 量 農 民 涌 入 城 市 的 同 時(shí),部 分“打 工 族”開(kāi) 始 回 流 鄉 村,進(jìn) 行 第 二 次 創(chuàng ) 業(yè)。這 批 回 鄉 的 農 民,多 是 80 年 代 初 期 進(jìn) 城 的 先 遣 打 工 隊。有 些 人 賺 了 一 些 錢(qián),經(jīng) 受 了 市 場(chǎng) 的 洗 禮,學(xué) 到 了 技 術(shù) 和 管 理 本 領(lǐng),“打 工”已 經(jīng) 不 再 能 吸 引 他 們,他 們 要 自 己 當 老 板。隨 著(zhù) 家 鄉 經(jīng) 濟 的 發(fā) 展 和 靈 活 的 政 策,回 鄉 辦 廠(chǎng),承 包 企 業(yè) 成 了 熱 點(diǎn)。
流 向 第 三 產(chǎn) 業(yè)
發(fā) 達 國 家 經(jīng) 濟 發(fā) 展 的 歷 程 表 明,隨 著(zhù) 經(jīng) 濟 增 長(cháng),第 一 產(chǎn) 業(yè) 的 勞 動(dòng) 力 需 求 將 會(huì ) 逐 步 減 少,第 二、第 三 產(chǎn) 業(yè) 的 勞 動(dòng) 力 需 求 將 會(huì ) 逐 步 增 加,特 別 是 第 三 產(chǎn) 業(yè) 將 會(huì ) 日 益 成 為 吸 納 勞 動(dòng) 力 就 業(yè) 的 主 導 部 門(mén)。目 前,許 多 發(fā) 達 國 家 第 三 產(chǎn) 業(yè) 的 就 業(yè) 人 數 已 占 就 業(yè) 人 員 總 量 的 60% 以 上,發(fā) 展 中 國 家 為 30% 以 上。改 革 開(kāi) 放 以 來(lái),我 國 勞 動(dòng) 力 需 求 結 構 也 在 不 斷 發(fā) 生 變 化,總 的 趨 勢 是:第 一 產(chǎn) 業(yè) 不 僅 不 能 吸 納 勞 動(dòng) 力,而 且 還 凈 排 放 勞 動(dòng) 力,農 業(yè) 勞 動(dòng) 力 出 現 絕 對 下 降 趨 勢。第 二 產(chǎn) 業(yè) 由 于 實(shí) 施 資 本 深 化 戰 略,資 本 有 機 構 成 大 大 提 高,高 速 的 增 長(cháng) 并 沒(méi) 能 帶 動(dòng) 相 應 的 就 業(yè) 增 長(cháng)。只 有 第 三 產(chǎn) 業(yè),雖 然 有 些 是 資 本 密 集 型 行 業(yè),但 絕 大 多 數 都 是 勞 動(dòng)、技 術(shù)、知 識 密 集 型 行 業(yè),資 本 有 機 構 成 較 低,單 位 投 資 對 勞 動(dòng) 力 的 需 求 量 大 大 高 于 第 二 產(chǎn) 業(yè)。而 且 等 量 勞 動(dòng) 力 就 業(yè) 所 需 的 投 入 要 小 得 多。
加 快 第 三 產(chǎn) 業(yè) 的 發(fā) 展,符 合 我 國 的 國 情。當 前 我 國 產(chǎn) 業(yè) 結 構 存 在 的 主 要 問(wèn) 題 是,“農 業(yè) 基 礎 薄 弱,工 業(yè) 素 質(zhì) 不 高,第 三 產(chǎn) 業(yè) 發(fā) 展 滯 后”。因 此,今 后 要 在 加 強 第 一 產(chǎn) 業(yè)、調 整 提 高 第 二 產(chǎn) 業(yè) 的 同 時(shí),積 極 發(fā) 展 第 三 產(chǎn) 業(yè),形 成 合 理 的 規 模 和 結 構。大 力 發(fā) 展 第 三 產(chǎn) 業(yè) 也 是 今 后 5 ~ 15 年 我 國 解 決 失 業(yè)、增 加 就 業(yè) 的 戰 略 性 選 擇。以 目 前 第 三 產(chǎn) 業(yè) 吸 納 勞 動(dòng) 力 年 均 增 長(cháng) 10.2%(1992 ~ 1996 年)的 水 平 計 算,到 2000 年,第 三 產(chǎn) 業(yè) 至 少 還 可 以 再 吸 收 5000 多 萬(wàn) 城 鄉 勞 動(dòng) 力。
流 向 中 西 部 地 區
我 國 勞 動(dòng) 力 資 源 分 布 一 直 呈 東 重 西 輕 的 格 局,改 革 開(kāi) 放 近 20 年 來(lái) 的 發(fā) 展 又 進(jìn) 一 步 強 化 了 這 一 格 局。這 種 西 水 東 流 式 勞 動(dòng) 力 大 流 動(dòng) 無(wú) 疑 會(huì ) 使 東 部 沿 海 地 區 面 臨 越 來(lái) 越 大 的 就 業(yè) 壓 力,不 利 于 全 國 勞 動(dòng) 力 資 源 的 合 理 配 置 和 有 效 利 用。近 年 來(lái),隨 著(zhù) 國 家 加 快 中 西 部 地 區 發(fā) 展 的 一 系 列 政 策 措 施 的 實(shí) 施,以 及 中 西 部 地 區 自 身 的 努 力,中 西 部 地 區 正 在 成 為 我 國 經(jīng) 濟 發(fā) 展 較 快 的 地 區 之 一,從 而 吸 引 更 多 的 勞 動(dòng) 力 到 中 西 部 地 區 尋 找 就 業(yè) 機 會(huì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緩 解 東 部 勞 動(dòng) 力 就 業(yè) 壓 力。我 國 中 西 部 地 區 自 然 資 源 豐 富,地 域 遼 闊,具 有 長(cháng) 遠 發(fā) 展 潛 力。近 年 來(lái),國 家 加 大 了 對 中 西 部 地 區 的 投 入,尤 其 在 基 礎 產(chǎn) 業(yè) 上,向 中 西 部 地 區 傾 斜。建 設 了 京 九 鐵 路、喀 什 — 庫 爾 勒 鐵 路、蘭 新 復 線(xiàn)、三 峽、小 浪 底 水 利 工 程、塔 里 木 油 田、陜 甘 寧 油 氣 田、新 疆 和 甘 肅 河 西 走 廊 農 業(yè) 后 備 基 地 等。據 了 解,國 家“九 五”期 間 安 排 的 重 點(diǎn) 資 源 開(kāi) 發(fā) 和 基 礎 建 設 項 目 43% 在 西 部。利 用 外 來(lái) 貸 款 項 目,西 北 五 省 占 60%。自 1993 年 起,國 家 每 年 投 資 100 億 元 貸 款 扶 持 中 西 部 鄉 鎮 企 業(yè) 的 發(fā) 展。中 央 還 決 定,在 今 后 3 年 內,將 撥 出 24 億 元 專(zhuān) 款,重 點(diǎn) 扶 持 西 部 地 區 的 義 務(wù) 教 育 事 業(yè)。
面 對 日 益 復 蘇 的 中 西 部 地 區,國 外 投 資 商 開(kāi) 始 看 好 這 片 土 地,加 上 中 西 部 地 區 貫 徹 了“賣(mài) 路 修 路”、“賣(mài) 電 建 電”的 建 設 新 思 路,吸 引 了 大 批 外 商 來(lái) 到 大 西 北,搶 購 西 部“原 始 股”。除 小 型 投 資 者 外,一 些 大 公 司、大 財 團 也 加 入 了 進(jìn) 來(lái),如 美 國 的 阿 莫 克 集 團、埃 索 公 司、英 國 糖 業(yè) 集 團、日 本 住 友 商 社、意 大 利 阿 吉 普 公 司 等。大 西 北 的 開(kāi) 發(fā) 熱 潮 正 在 涌 起,對 人 力 資 源 的 需 求 也 日 益 提 高。大 西 北 必 將 為 我 國 勞 動(dòng) 力 的 流 動(dòng) 和 轉 移 提 供 廣 闊 的 空 間。
流 向 海 外
隨 著(zhù) 世 界 冷 戰 局 面 結 束 和 西 方 國 家 的 經(jīng) 濟 復 蘇,亞 太 地 區 80 年 代 以 來(lái) 的 經(jīng) 濟 騰 飛,國 際 勞 務(wù) 市 場(chǎng) 日 趨 活 躍。相 對 而 言,西 歐 和 北 美 地 區 勞 務(wù) 輸 入 數 量 較 少,而 亞 太 地 區 目 前 已 超 過(guò) 100 萬(wàn) 人,中 東 地 區 勞 務(wù) 輸 入 超 過(guò) 300 萬(wàn) 人。我 國 對 外 勞 務(wù) 合 作 業(yè) 務(wù) 始 于 70 年 代 末 的 中 東 市 場(chǎng),從 無(wú) 到 有,從 小 到 大,成 績(jì) 斐 然。
目 前,我 國 勞 務(wù) 輸 出 較 集 中 于 大 型 工 程 承 包 項 目 和 一 些 勞 動(dòng) 密 集 型 產(chǎn) 業(yè),遠 遠 落 后 于 國 際 勞 務(wù) 市 場(chǎng) 發(fā) 展 的 要 求。應 確 立 多 層 次、全 方 位、寬 領(lǐng) 域 開(kāi) 展 勞 務(wù) 合 作 的 觀(guān) 念,在 條 件 具 備 的 情 況 下,有 意 識 地 搞 一 些 技 術(shù) 密 集 型 和 資 本 密 集 型 的 勞 務(wù) 輸 出,如 科 研 設 計、情 報 咨 詢(xún)、醫 院、銀 行、房 地 產(chǎn) 等 行 業(yè),擴 大 我 國 勞 務(wù) 輸 出 的 規 模。我 國 開(kāi) 展 勞 務(wù) 合 作 的 渠 道 過(guò) 于 單 一,多 以 公 派 為 主,在 一 定 程 度 上 限 制 了 勞 務(wù) 輸 出 的 開(kāi) 展。民 間、個(gè) 體 輸 出 靈 活 分 散,在 市 場(chǎng) 準 入 方 面 受 到 的 限 制 較 少,在 這 方 面,泰 國、巴 基 斯 坦 和 菲 律 賓 是 比 較 成 功 的。據 統 計,這 三 個(gè) 國 家 通 過(guò) 民 間 個(gè) 人 渠 道 輸 出 勞 務(wù) 的 比 重 都 達 到 了 本 國 勞 務(wù) 輸 出 總 量 的 90% 以 上。1994 年 泰 國 的 勞 務(wù) 輸 出,通 過(guò) 官 方 渠 道 的 只 占 0.9%,而 通 過(guò) 民 間 渠 道 的 卻 占 99.1%。我 國 應 充 分 發(fā) 揮 僑 民 多、僑 鄉 多 的 有 利 條 件,通 過(guò) 商 會(huì ) 等 民 間 組 織 和 海 外 華 僑,多 層 次、多 渠 道 地 輸 出 勞 務(wù)。
【未來(lái)中國的勞動(dòng)力將流向何方】相關(guān)文章:
培訓成果轉化路在何方11-15
“90后”求職路在何方02-21
大齡畢業(yè)生路在何方?11-13
典當資金九成流向生產(chǎn)經(jīng)營(yíng)領(lǐng)域11-11
創(chuàng )業(yè)路在何方,創(chuàng )業(yè)計劃書(shū)11-11
培訓是免費勞動(dòng)力的幌子?11-11
大專(zhuān)生啊,你們的出路在何方02-18